遼中縣古典主義音樂學習組

廣式家具為何深受世人喜愛

只看樓主 收藏 回復
  • - -
樓主
宜家家居網(wǎng)上商城

廣式家具從清代中葉形成自己的風格起,便一直是“清式”家具的典型款式之一。明末清初,由于西方傳教士大量來華,加強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廣州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成為當時我國對外貿(mào)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門戶。至清代中葉,商業(yè)機構的建筑已大都摹仿西洋形式,宮府、民居也多效仿,形成了一股空前的“西洋熱”。與建筑相適應的家具,也逐漸形成了時代所需要的新款式。于是,用料粗大、體質(zhì)厚重、雕刻繁縟的所謂“廣式”家具風行起來,成為一種“潮流”,而對我國原有的傳統(tǒng)家具式樣發(fā)生過巨大的沖擊作用。如束腰、家具腿足加重雕刻;裝飾花紋采用當時流行的“西番蓮紋”。

廣式家具興盛于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因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受西方巴洛克與洛可可式藝術風格的影響,追求用料充裕,大面積雕刻及鑲嵌藝術。構件一般不拼接,而是一木制成,講求木性一致。另外,裝飾花紋雕刻深湛,刀法嫻熟,磨工精細,紋飾表面晶瑩如玉,不露刀痕。裝飾題材和紋飾受西方建筑文化影響。

廣作,用料寬大充裕,講求木性一致,一件器物一種木料制成,紋飾雕刻深雋,刀法圓潤,地子平整。家具的裝飾如西番蓮等紋樣明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傳統(tǒng)的夔紋、海水云龍、鳳紋螭紋等也很多見。另外,鑲嵌和玻璃油畫藝術也被廣式家具吸納。

廣式家具曾受到清代皇室的偏愛,清宮造辦處專門設立了“廣木作”,請了多位廣東名匠為宮廷制作家具。據(jù)說光緒年間,廣東名匠梁埠曾被召北上專為皇帝大婚雕刻龍床。專家介紹說,現(xiàn)在市面的古董家具多以清末民初的為主,明朝的比較少見。清朝家具收藏價值是比較高的。而上世紀初的家具又分為兩個階段,抗戰(zhàn)前的比較好。抗戰(zhàn)后期的家具用料雜,做工也較差,以前被人稱作“西門口貨”,收藏價值不高。

相關閱讀:繼承嶺南文化 打造新中式風格的廣式家具

材質(zhì):酸木為主

酸枝又名紫榆、紅木、黑木等,是廣式家具運用最多的木材。因為它的硬度比較大,很適合廣東地區(qū)潮濕的天氣。酸枝木分布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主要產(chǎn)地為印度、泰國、緬甸、越南、柬埔寨、老撾、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木材有光澤,紋理斜或交錯、結構細而勻。材質(zhì)硬重、強度高,扔在水里通常會沉下去。它耐腐蝕,經(jīng)久耐用,據(jù)說好的酸枝木家具用幾百年都沒有問題。

廣式家具講求木性一致,所以大多用一木制成。

工藝:鑲嵌藝術風行

鑲嵌藝術也是廣式家具的一大特色。鑲嵌的材料形形色色,無論是云石還是玉石,琺瑯還是陶瓷,甚至象牙和琥珀。特別是云石與螺鈿運用最廣,有人戲稱看到這種鑲嵌藝術十有八九就是廣式家具。

而上世紀初的八仙桌也很特別,臺面老花石的花紋就像極了一幅水墨山水畫,在云霧中還隱約可以看到山巒的走勢,還有山峰上的點點松樹。桌子同樣是西式馬蹄腿,搭配半凹槽和荷包丫的裙邊,造型簡單大氣。

造型:融入西方元素

以前廣州作為通商口岸,歐洲文化史上風靡一時的巴洛克和洛可可的藝術風格也影響到了廣式家具的造型、裝飾。比如束腰、羊蹄腿、足部雕刻等,融會了中西方的特色。像清朝中后期的鵝蛋凳,原本一套應該為一臺六凳的。凳面是紅根石,凳邊用了如意飄帶裝飾,凳腿彎曲有束腰,凳腳是獸腳。

廣式家具的部分裝飾圖案甚至直接取材于外國紋樣,比如民初的椅子櫓上的“東洋花”圖案,明顯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牡丹花紋。它也被廣東人叫做“摩登花”,其實就是向日葵,有蒸蒸日上的寓意。椅背也不似清朝那樣筆直,而是帶點弧度;椅面是“墮面”,有點傾斜,所以坐起來更舒適。它的扶手是“靈芝手”,背靠是“海棠面”,體現(xiàn)中西合璧的味道。

 


舉報 | 1樓 回復

友情鏈接